犬虽然没有像人一样的语言和思维能力,但犬经过专门训练后,能够按照主人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,所有这些与犬的高级神经中枢反射活动有关。根据反射活动形成的过程,可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。
1、非条件反射与训练的关系
非条件反射是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行为,如吃奶、呼吸、排便等。非条件反射是犬后天学习和训练的基础。
与训练有关的非条件反射主要有如下几种:
(1)食物反射
是满足犬新陈代谢的需要,借此得以正常生存的一种反射。可利用食物引诱犬做出相应的动作,也可用食物表扬犬的正确姿势。
(2)防御反射
是犬自身免遭伤害的一种反射,可分为主动防御和被动防御两种。在训练中主要充分利用犬的主动防御本能,培养吠叫和扑咬等攻击性动作。对被动防御强,胆小、畏缩的犬,要加强环境锻炼,通过鼓励和帮助,使其转化为主动防御。
(3)猎取反射
是犬为了维持生存,捕获猎物的一种天性。犬被人类驯化后,这种猎取行为已演化成对玩具、物品的寻觅和占有。猎取反射是犬一切作业训练的前提。
(4)自由反射
是犬挣脱自身活动所受限制的一种反射。经常带犬在户外散步、玩耍,可增进人与犬之间的感情。训练中犬情绪低落时,应立即进行自由散放,以缓解犬对训练产生的压力和厌倦。
2、条件反射与训练的关系
条件反射的形成时由于周围环境的反复刺激,在大脑皮层内形成的暂时性的神经联系,既容易产生,也容易消失,它是犬最主要的学习行为。因此,在训练动作成功之后,需经常复习,不断地强化和巩固。条件反射的建立和非条件反射的出现,都需要有相应的刺激。我们把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(如食物)称为非条件刺激;把口令和手势等具有信号意义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。
条件反射需要一定刺激条件下才能建立,所以如何正确、合理地使用各种刺激是进行成功训练的关键。条件反射的形成需满足如下条件:
必须将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有机地结合,缺少任何一种刺激,条件反射就无法形成。如训练一只新犬“前来”时,必须具备两个条件:(1)发出一定的信号,如 “来”的口令和手势(条件刺激);(2)利用犬喜爱的食物或玩具(非条件刺激)引诱犬前来,或采取强迫的方法用长绳拉犬过来(非条件刺激)。
从两种刺激的作用时间来看,条件刺激的作用应稍早于非条件刺激。也就是说,训犬员口令和手势的出现,必须在食物和物品诱导或强迫之前,这两者的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1秒钟,只有这样,犬的条件反射才能较快建立。
必须正确掌握刺激的强度,过强或过弱的刺激都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。也就是说,刺激的强度要因犬而异,同一强度的刺激作用于其他犬时,效果可能不一样。因此,在训练中应选择一种适合的刺激强度,提高训练效果,避免犬出现消极反应。
在给予刺激的同时,犬的大脑皮层必须处于清醒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。当犬处于瞌睡或注意力集中在与训犬无关的事务时,训犬员给犬的一切刺激,作用都是不明显的,起不到建立条件反射的效果。因此,在训练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挑逗,将犬的兴奋性调整到最佳状态,把它的注意力引导到训犬员的身上来,这样有利于犬专心地学习,提高训练的效果和质量。
非条件反射中枢的兴奋状态是非条件刺激实施的前提,也是建立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。当非条件反射中枢缺乏足够的兴奋性时,建立条件反射是非常困难的。如犬长时间玩耍某一玩具,对其已不感兴趣,若此时再利用这一玩具去引诱犬做出动作就比较困难;又如犬吃饱后进行训练,食物对犬的刺激就会失去应有的作用